2016年10月9日 星期日

乘載心靈的地圖




在藝術治療的治療環境中,除了藝術治療師與個案之間彼此建立信任關係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安靜無聲卻包含當事人情感想法的畫作


畫作在療程當中看似容易被忽略,也沒辦法出聲講述任何事情,但是它卻用一種寧靜的力量,默默地承接從當事人而來的生命故事。它躺在治療室的桌子上、被黏貼在牆壁上,或是架在畫架中央。用平板的身形記錄下治療室中的此時此地。畫作上可能會帶著個案一開始進入治療室時的不同思緒,天氣、溫度、前往治療室所遇到的人物等等...也許也包含了昨晚闖進個案夢境的情節,以及平常難以說出口的困擾與議題。

在英國大部分的藝術治療過程中,是比較非結構式的,通常治療師不會給予主題,也不會有過多的建議或干涉。讓個案可以自由地發展出自己內心的地圖,是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份。這使得畫作所乘載的內容,能夠更貼近案主內心想表達的主題,而非是由治療師所主導。當一位前來使用藝術治療服務的人,進到治療室中,他便能照他想要的方式運用治療師所提供的材料。他能選擇符合他當下感受的紙張(粗糙的、平滑的、帶著斑點的、充滿條紋的...),拿取他認為想要使用的材料(黏土、水彩、壓克力、色紙、蠟筆)。隨著作畫過程的進行,當事人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更換符合他心境的材料或色彩(耀眼的橙色、晶亮的黃、濃郁的藍、淺淡的綠)。因為如此,一幅從藝術治療室中完成的作品,其本質與意義上,都超越了用來欣賞的純藝術品。鉅觀來看,它包容了作畫者在某一時間點當下的情緒與內心事件;而微觀來看,它拓印出整整一個小時中,當事人的心理變化

雖說一般藝術治療的工作模式,不太會給與個案太多建議,但是於工作的期間,有時候也會遇到前來使用藝術治療服務的人,不太確定怎麼在一張空白的紙張上繪製出內心想表達的事物。又或者是尚未熟悉藝術治療的工作模式,感到有點不自在。這種時候,治療師也會彈性地與個案討論他當下想探索的部分,進而協助個案更聚焦在該議題所帶給他的感受,並將其轉化成視覺的畫作。下面一則治療室中的故事,也許能幫助我們看見案主內心的轉換,以及這些變化如何被印在畫紙上。



『42歲的宜樺走進治療是,像平常一樣替自己倒了杯水,溫和地笑了一下。我們通常會簡單的寒暄,接著她便坐到椅子上,讓自己有安靜的空間。今天的她伸手摸了水彩紙以及圖畫紙,像是要感受他們的溫度一樣,短暫地觸碰紙張表面。接著拿了一張水彩紙,並且開始準備水彩用具。

宜樺平常不太使用水彩用具,他認為水彩的水份很難掌握,色鉛筆才是他的最愛。但是今天他決定有新的嘗試。他用奶油色勾勒出弧形,並在弧形上畫了眼睛一般的橢圓形圓圈。“似乎像一張臉啊”….我自己在心中想著。他花了一些時間在上方塗了咖啡色的髮絲,然後用濃暗的黑色將臉的另一半塗滿。

宜樺停了一下,然後看著畫作。
“這是我的畫像。”宜樺拿起作品,然後指著一半奶油色、一半黑色的臉。
我看著樺,回答他。“有兩個顏色的畫像是嗎?”
“是啊,奶油色是一開始我想畫的,然後慢慢的我覺得我也有黑色的一面”
“在作畫過程中,你覺得臉是有不同面向的?”
宜樺點點頭,並開始與我分享作畫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同階段。』

宜樺的畫作將宜樺的在創作過程中的新發現記錄並且保存下來,讓宜樺在完成畫作後能夠去反思,並且從另一個角度看見畫作中自己過去沒有發現的內涵



圖片來源:http://qube-oca.org.uk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09/Art-Therapy-image.jpg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